當前,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沖擊下,物聯網正加速向城市管理、新能源、醫療、制造等其他領域滲透。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發達國家和地區紛紛出臺物聯網相關政策進行戰略布局,希望在新一輪信息產業發展中搶占先機,全球物聯網產業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物聯網成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
當前,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沖擊下,物聯網正加速向城市管理、新能源、醫療、制造等其他領域滲透。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發達國家和地區紛紛出臺物聯網相關政策進行戰略布局,希望在新一輪信息產業發展中搶占先機,全球物聯網產業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物聯網成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
物聯網的定義
2005年11月17日,國際電信聯盟(ITU)正式提出物聯網概念,宣告無所不在的物聯網時代即將來臨。在2009年1月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戰略被美國總統奧巴馬積極認可之后,物聯網概念再次引起了全球范圍內的關注。
物聯網的英文名稱為“The 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之上的延伸和擴展的一種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因此,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傳感器、射頻識別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等技術,實時采集任何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采集其聲、光、熱、電、力學、化學、生物、位置等各種需要的信息,通過各類可能的網絡接入,實現物與物、物與人的泛在連接,實現對物品和過程的智能化感知、識別和管理。
物聯網可以劃分為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這三個部分,感知層主要是由各種嵌入的芯片、傳感器和傳感器相關的網關構成,比如GPS終端、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等,感知層主要的作用就是對物體進行識別和對信息進行采集;網絡層主要是由各種私有的網絡、互聯網、有線的或者無線的通信網、網絡管理的系統以及云計算的平臺組成的,對網絡層就好比是人的大腦和神經組織,主要的作用就是負責傳遞信息和處理感知層獲取的信息等;應用層主要的作用是物聯網和用戶的一個接口和連接,與行業的需求相結合,以更好地實現物聯網的智能應用。
與之相對應,物聯網的產業鏈也可劃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個環節。上游主要負責的是感知層的原器件和終端設備的生產廠商;中游主要負責的是系統集成商、軟件開發商和對網絡設備提供商;下游主要負責的是服務提供商、網絡運營商等。
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條件
為了讓物聯網產生最大的經濟影響力,必須具備一定條件,并克服一些困難。有些是技術問題,有些是組織結構、企業管理以及政府監管等方面的問題。對此,計算機世界研究院在對業界進行調查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影響物聯網發展成敗的8項關鍵因素:
1、技術條件。麥肯錫認為,為了更廣泛地運用物聯網,必須繼續降低基礎硬件的成本。因此,低成本、低功耗的傳感器是必不可少的,運用在智能手機上的微機電傳感器的價格在過去五年里已經下降了30%-70%。在大部分的應用中,低成本的數據通訊連接(包括短距離和長距離)是必不可少的。為了讓物聯網用戶獲得大部分的數據,并運用更多的數據,計算和存儲的成本也必須繼續下降,而且分析和可視化軟件技術也需要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2、安全和隱私保護。物聯網的出現帶來了更多的設備,這也轉變成了網絡中可能出現漏洞的一個個節點。尋找這些漏洞并消除安全隱患是物聯網的關鍵任務之一。具有隱私意識的消費者群體開辟了一個新的技術創新領域,比如物聯網的個人隱私設置。不僅那些從數十億的設備中收集數據的組織需要能夠保護那些數據免受未經授權的訪問,而且他們還將需要應對物聯網產生的新型風險。
3、知識產權保護。為釋放物聯網的全部潛力,需要在各種連接的設備產生的數據所有權上達成共識。對于由一家公司生產的傳感器上獲得的數據和由在屬于第三方環境中部署的部分解決方案的數據,數據歸屬權需要劃清。
4、企業管理制度的變革。埃森哲認為,企業有必要對其組織機構、合作伙伴和運營業務重新規劃設計。隨著更多數據的涌入,企業需要建立去中心化的組織結構,把決策權下放給一線員工。企業需建立新的組織結構,支持員工與伙伴企業的對等部門開展更富創造性的合作。
5、標準化。麥肯錫認為,要實現物聯網應用的全部價值,物聯網設備和系統協同工作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若沒有互操作性,至少40%的潛在收益是無法實現的。采用開放標準是實現互操作性的一種方式。
6、能源保障。供電仍然是當現代化數據中心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未來物聯網環境的成功必須把電力能源考慮在內,因為它需要部署上百億臺設備、傳感器以及相關基礎設施。而根據Gartner的預測,這一數量在2020年可能會達到1.9萬億。能源節約將成為物聯網發展中具備新經濟價值的技術之一。
7、政府政策及監管。物聯網具備顛覆“游戲規則”的能力,而在新的形勢下將催生新的規則、新的流程、新的決策方式甚至新的法規制度。一個治理良好的物聯網平臺將包含以下五個原則:開放、參與、責任、有效和統一。此外,政策制定者也常常在塑造影響物聯網應用的市場規則方面發揮著作用,例如在醫療保健方面建立適當的激勵機制。最后,政府也可以針對物聯網數據收集、共享和使用,制定數據實踐的規章制度。
8、人才的組織及管理。物聯網將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結合到了一起,挑戰了傳統的組織責任觀念。在物聯網世界,IT與實物資產和庫存緊緊聯系在一起,直接影響著操作測量的業務指標,這些功能必須更加緊密地聯合在一起。此外,公司不僅需要掌握物聯網系統是如何工作的(通過員工或合作伙伴/供應商關系),而且需要利用物聯網指導數據驅動決策的能力和心態,以及讓他們的組織適應新的流程和商業模式的本領。